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朝阳人物>夏柏森山水画

夏柏森山水画

发布时间:2017-06-09    阅读:3015

 

                夏柏森山水画

    夏柏森简介:
   
夏柏森,署名大森。辽宁朝阳人,早期就读鲁迅美术学院,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从师于白雪石、李小可先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研究班导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
     
主编出版发行著作有,天津杨柳青出版巜夏柏森山水作品精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艺术大成夏柏森卷》《夏柏森作品拍卖集》《全国名家诗画朝阳作品集》。

                              云清欲雨,水澹生烟
                                ——
夏柏森山水画艺术浅析
                                    
/邵大箴

   读画家夏柏森先生的山水系列作品,便被其质朴劲健的笔触与雄浑大气的色调给震撼。
   
与后世不同,在盛唐时代,中国人的审美观是以雄强为尚的。晚唐·司空图撰《二十四诗品》,首推雄浑,其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之句,是何等的开阔襟怀与宏大气象,但到了清人汪士慎,但取采采流水,篷蓬远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数语,以为诗家之极则。两者在审美取向与精神境界上相去真不可道以里计。绘画更是如此,从唐代吴道子作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到清代四王化刚劲为和柔,变雄浑为潇洒萧散简远静、净的追求使中国传统绘画逐渐步入阴柔小巧,萎靡不振。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后,方有吴昌硕、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诸大师以其云山海雾、惊雷奔电式的艺术实践改变了这种颓势。
    
毫无疑问,夏柏森的艺术恰是这种雄强的、阳刚大气的艺术,诚如他众多山水作品,他以自己扎实的传统功力与长期的生活体验,真实而深刻的表现了山水的风骨与精神,表现了山水中的气势与力量。
读夏柏森的画,不难看出其为人真诚谦恭,耿直质朴,热情大度,是个性情画人。画者,文之极也,画如其人,从他的绘画作品中看得出他是个颇重文化,很有思想的画家。在其画作中我读出了唐人的博大苍厚,元人的幽思意韵。更可贵的是他运用传统之笔墨写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这是典型的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的范例。不学古则如夜行无灯,对古代经典文化的研修使得他的作品延续了中国画的正脉。
    
很难想象夏柏森的绘画艺术所蕴含意象心境的广阔,他是勤奋的耕耘者,是山水艺术的实践者,也是传统写意传承者。在传统艺术的洗礼中他越发睿智而具有光泽,在传统笔墨之上建立了自己一套传达精神世界的语言系统。将个性图式与自然结合,体现出他独特的个性笔墨观念与空间意识。学者余英时说:在检讨某一具体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的处境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他的个性。的确,夏柏森不仅在探索自然山川,更是在探索思考其个性表述语言,他的山水画具有畅神抒情的山水审美观,其造型、色彩、线条、构图极为自然简约,在简约之间容纳着恒古不变的艺术真谛。其山水意象的审美文化诉求依附于山形地貌的气韵中,山水视觉空间的深度与层次在千岩万壑中自由转换,视点在游走,空间在延伸,意境已萌生;笔墨依附于山川之上又自成一格,画面的结构、色调、形象、层次、空间在个性化笔墨程式的营造中灵感闪现,凸显画家审美风格。
   
山水画的宗旨固然是通”“”“,但道是有所依附的,山水以形媚道,正是那千变万化的山山水水体现着道之精神,所以对自然万物的写生即是体现道、把握道的最佳途径。从其画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生动自然之态,及整体面貌所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来看,夏柏森还极其重视师法造化。初步展现了他自然、淳朴、苍润、大气的画风。他只身深入气象万千的大山中,了解掌握山石树木的生存状态和形体结构,从而提炼、升华出自己独有的笔墨程式。他的构图极为饱满充实,惊心动魄、气势逼人。皴法粗细结合,层次多变,节制有度,较好的表现出山石的体面组合乃至因岁月风雨侵蚀而产生的裂痕于缝隙,从而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这一点,尤为难得。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道:失去自然而后神,失去神而后妙,失去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绘画中的神、妙和精谨皆属人为痕迹,并且这种表现越明显,越远离艺术之本质,唯有自然天成之作才算得上是最佳作品。从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出夏柏森的创作追求是倾向自然而平和的。他的用笔轻松自然,运墨酣畅淋漓,构图之随意,不浮漂不火燥,绝无刻意和做作的痕迹。这对比当下画坛不无混乱浮躁的现象,他的艺术创作态度是尤其显得珍贵的,更值得推崇。
    
夏柏森的山水画整体感很强,壮阔中透出些许古意,恰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言,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他对经典的学习是内化的,从笔墨技法上看,不盲目套用古人之皴法,牢牢把握传统笔墨之精神,朴拙浑厚,自然中显出几分凝重,予观者以崇高之感。他的山水画不仅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蕴涵着强大的心灵震撼力,很恰当地传达出了大山的神韵,时代的风貌。山水画的审美价值正在于此。
    邵大箴: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家,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月刊主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世界美术》杂志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夏柏森山水画

    

 

上一篇:葛珍林和他的奇石 下一篇:雕 塑 人 生